4年后,全中国农民都过上小康生活了?

发布时间:

2017-10-17

国务院曾发布一个文件——《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这个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年,农民生活要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有人问了:真的吗?能达到吗?

 

想要全中国农民都过上小康生活的好日子,就必须要提高农民务农的收入。

 

搞农业如何提高收入?关键是发展优势产业。

 

那么,现在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你们当地什么产业占优势呢?这个《规划》把全国分成了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给出了农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大家看了就明白:

优化发展区

 

东北区

 

适当减少高纬度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适度扩大生猪、奶牛、肉牛生产规模。提高粮油、畜禽产品深加工能力。

 

 

华北区

 

适度调减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小麦种植,加强果蔬、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稳定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发展净水渔业。

 

 

长江中下游区

 

稳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巩固长江流域“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生产,发展高效园艺产业。调减重金属污染区水稻种植面积。控制水网密集区生猪、奶牛养殖规模,适度开发草山草坡资源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

 

 

华南区

 

稳定水稻面积,扩大南菜北运基地和热带作物产业规模。巩固海南、广东天然橡胶生产能力,稳定广西糖料蔗产能,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大宗畜产品,加快发展现代水产养殖。

 

 

 

适度发展区

 

 

 

西北区

 

调减小麦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饲用玉米、牧草、小杂粮种植。扩大甘肃玉米良种繁育基地规模,稳定新疆优质棉花种植面积,稳步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园艺。发展适度规模草食畜牧业,推进冷水鱼类资源开发利用。

 

 

北方农牧交错区

 

推进农林复合、农牧结合、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和草食畜牧业。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生产规模,发展奶牛和肉牛肉羊养殖。

 

 

西南区

 

稳定水稻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园艺产业,巩固云南天然橡胶和糖料蔗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和水产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渔业。

 

 

保护发展区

 

 

 

青藏区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稳定青稞、马铃薯、油菜发展规模,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半舍饲,发展牦牛、藏系绵羊、绒山羊等特色畜牧业。

 

 

海洋渔业区

 

控制近海养殖规模,拓展外海养殖空间。扩大海洋牧场立体养殖、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建设海洋渔业优势产业带。

 

要完成《规划》的目标,国家的担子不小。因此伴随着《规划》的出台,从中央到地方会有一系列政策配套,同时还会出台新的补贴政策,鼓励发展地区优势农业产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农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