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
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领衔的“科技小院”在通榆新洋丰挂牌成立,在通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由县政府、中国农业大学、通榆新洋丰组成的通榆“科技小院”团队,开启了精准帮扶通榆的征程。
七年来,通榆新洋丰紧握“科技小院”这双“大手”,创新方法推动当地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发展、壮大实力,通过探索实施“科技小院+”模式,为小农户致富引路,让农民真切看到,通过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发展并不难。同时,通过“政、校、企、农”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人才培育、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正如张福锁院士在通榆“科技小院”揭牌仪式上所说:““科技小院源于河北曲周,但在精准帮扶上做得最好的还属通榆“科技小院,希望通榆越做越好,把“科技小院’发扬光大。
在脱贫攻坚阶段,通榆“科技小院”团队从为小农户“开窍”做起,经历了“拔穷根”“断穷路”的艰辛工作历程。进入乡村振兴时期,通榆“科技小院”团队紧紧围绕通榆农村实际,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主任张福锁在通榆新洋丰调研

▁▁▁▁▁
张福锁院士(左)在通榆新洋丰为“科技小院”揭牌,与通榆新洋丰董事长毕见波 (右) 合影

▁▁▁▁▁
张福锁院士(中) 在通榆新洋丰新华育林粉条厂参观调研

▁▁▁▁▁
张福锁院士(左三)在通榆新洋丰新华育林种植基地调研 (右) 合影
在人才培育方面,通榆“科技小院”团队注重实现“如何让研究生变成农民,如何让农民变成研究生”这一目标,既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农业专家”,又让涉农高校毕业生更“接地气”将来服务农业发展能力更强,从而使人才培养实现由“1.0”模式向“2.0”模式的提档升级。2016 年以来,通过举办“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等,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余名;实现科研成果就地转化20 余项。七年来,在通榆“科技小院”团队指导下的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全部实现了增产增效目标。

张福锁院士来到由“科技小院”研究生与通榆新洋丰共同打造的示范田调研并与研究生合影

张福锁院士来到由“科技小院”研究生与通榆新洋丰共同打造的示范田调研并与研究生合影

通榆县乌兰花镇春阳村脱贫户陈海军在通榆“科技小院”团队扶持下成长为种田能手,他的耕地成为通榆新洋丰原料种植基地。这是他在向张福锁院士介绍脱贫致富经过

通榆县乌兰花镇大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天宇在通榆“科技小院”团队培养下成长为“带不走的农业专家”。这是他在向张福锁院士介绍新洋丰大成家庭农场成长历程

洋丰脚印 责任担当
精耕细作每一片“责任田”
联系我们

0436-5854000 / 400-0436-558
13904311706 / 15143643558 / 13514363319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东湖街诚信西路
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 7088号伟峰国际大厦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后银子村 263 号
版权所有: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